公正法制|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將承擔法律責任
- 來源中鋼國檢
- 檢測報告
據報道,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近日制修訂《檢驗檢測機構監(jiān)督管理辦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修正案)》,這兩部規(guī)章明確了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應當對所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負責,并規(guī)定除依法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外,還須依法承擔民事、刑事法律責任。
檢驗檢測報告是產品質量達標的書面證明,廣泛用于食品檢驗、機動車檢驗、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工程材料等領域。近年來,我國檢驗檢測報告市場快速發(fā)展,2020年全國近4.9萬家檢驗檢測機構共出具檢驗檢測報告近5.67億份,市場規(guī)模約占全球檢驗檢測市場的20%。可以預見,伴隨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fā)展,我國的檢驗檢測報告市場有著更加可期的未來。
然而,檢驗檢測報告的巨大市場需求,也催生了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灰色鏈條?,F實中,不少檢驗檢測機構為分得巨大市場需求的“一杯羹”,喪失誠信守法的基本商業(yè)倫理,肆意出具不實、虛假檢驗檢測報告。如此不僅損害了檢驗檢測行業(yè)的權威,也透支了檢驗檢測報告的公信力,給相關領域的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帶來嚴峻挑戰(zhàn)。如果任由其潛滋暗長,勢必會破壞產品質量生態(tài)、污染社會風氣,其危害不可小覷,必須“零容忍”。
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屢治不止,法律責任的追究流于形式無疑是關鍵誘因。盡管我國相關法律對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規(guī)定了嚴肅法律責任,但從以往的實踐來看,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被發(fā)現之后,相關人員往往只受到警告、記過等行政處分,或是罰款了事,很少被追究法律責任。法律責任追究的缺失,必然導致違法成本低廉;違法成本低廉,又必然導致“破窗效應”的惡性循環(huán),讓造假者進一步滋長了法不責眾的僥幸和囂張心態(tài)。
因此,遏制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不能只是簡單地對造假者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懲罰,還應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盡管用法律制裁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者并不是追責的根本目標,但卻是追責的焦點。只有依法嚴肅追責,才能形成用法治擠干檢驗檢測報告“水分”的法治思維,倒逼造假者在法律責任面前循規(guī)蹈矩。
此番市場監(jiān)管總局制訂的《檢驗檢測機構監(jiān)督管理辦法》,通過列舉的方式,對四種不實檢驗檢測情形、五種虛假檢驗檢測情形,細致規(guī)定了依法實施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直至撤銷、吊銷、取消檢驗檢測資質或者證書,以及追究民事、刑事等法律責任,同時明確規(guī)定,要對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如此細致的違法情形規(guī)定和嚴格的法律責任追究,等于從頂層設計上進一步健全了反對檢驗檢測報告造假的法律責任制,無疑為防范和懲治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提供了法律的兜底保障。那些企圖通過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來謀取不當利益的造假者,如果還心存僥幸,必然會在嚴格的法律責任面前無處遁形。
徒法不足以自行。即將實施的《檢驗檢測機構監(jiān)督管理辦法》對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統(tǒng)一了違法情形的判定尺度、明確了實施處罰的法律依據,但其能否在實踐中彰顯威懾效果,關鍵還在于落實。期待相關執(zhí)法責任主體以抓鐵有痕的決心和勇氣,在狠抓落實上久久為功,確保嚴肅法律責任能夠擠干檢驗檢測報告的“水分”,真正成為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還原劑”。
信息來源:人民法院報
中鋼國檢(中鋼集團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質檢總局首批批準成立的第三方公正性技術檢驗機構?,F擁有CAL、CMA、CNAS、ILAC、SCS等資質證書,全國10家分公司,各省市都有辦事處,檢測業(yè)務涵蓋:金屬、高分子材料、建筑材料、鐵路公路橋梁隧道工程、地基樁基工程、人防工程、無損檢測等。
如果您對檢測感興趣或者有疑問,歡迎撥打工程師電話17637196615(張工)或者點擊“在線咨詢”,工程師將為您提供詳細的解答、周到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