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學 混響室吸聲測量 GBT 20247-2006
- 來源中鋼國檢
- 隔聲試驗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 354:2003«聲學 混響室吸聲測量》。
《聲學 混響室吸聲測量 GBT 20247-2006》本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時,部分術語和定義依照GB/T 3947-1996«聲學名詞術語》。
聲源在封閉空間內發(fā)聲時,混響聲將增大到某一聲級,該聲源停止發(fā)聲,混響聲隨之逐漸衰變,這種 衰變取決于封閉空間內的界面、空氣以及物體的吸聲特性。通常,某個表面吸收的部分入射聲能與聲入 射角有關。為了把諸如廳堂、辦公室、工廠等的混響時間與受吸聲處理影響的噪聲降低聯(lián)系起來•需要 了解各個表面的吸聲特性,通常采用對所有入射角進行適當平均的方式。由于聲波在典型封閉空間的 分布包含大量的不可預知的傳播方向,為標準統(tǒng)一起見,采用一個均勻的分布狀態(tài)作為基本條件?另 外.如果聲強與空間位置無關,這時的聲場分布狀態(tài)稱為擴散聲場•聲音隨機入射到房間表面?適當設計的混響室內的聲場近似于擴散聲場。因此.混響室測量的吸聲性能近似于在假定標準的 基本條件下測量的吸聲性能。
本標準旨在促進混響室吸聲測量的方法和條件的一致性。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規(guī)范性附錄,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
《聲學 混響室吸聲測量 GBT 20247-2006》本標準由中國科學院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7)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聲學 混響室吸聲測量 GBT 20247-2006》本標準規(guī)定了在混響室內測量用于處理墻壁或頂部等界面的聲學材料的吸聲系數(shù),或諸如家具、 人、空間吸聲體等的吸聲量的方法。該方法不適用于測量低阻尼共鳴器的吸聲特性。
中鋼國檢(中鋼集團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質檢總局首批批準成立的第三方公正性技術檢驗機構?,F(xiàn)擁有CAL、CMA、CNAS、ILAC、SCS等資質證書,全國10家分公司,各省市都有辦事處,檢測業(yè)務涵蓋:金屬、高分子材料、建筑材料、鐵路公路橋梁隧道工程、地基樁基工程、人防工程、無損檢測等。
如果您對檢測感興趣或者有疑問,歡迎撥打工程師電話17637196615(張工)或者點擊“在線咨詢”,工程師將為您提供詳細的解答、周到的服務。
